覺察生死之間的無常與日常
覺察生死之間的無常與日常
文/ 實習心理師 凃均翰
台劇《媽,別鬧了!》中的主角媽媽王玫玫,歷經丈夫的驟然離世,以及摯友罹癌病逝後,不但未被死亡所擊垮,反而更有勇氣地在有限的生命中揮灑自我的熱情,也因此找到人生的第二春,而其決心與毅力也鼓勵了自己的兩個女兒,以真誠的態度面對自己的人生。我很喜歡王玫玫的丈夫陳光輝在劇中以一種近似上帝視角的臨在口吻所說的一段話:
「即使大家都知道,這是我們共同的結局,但真正發生了,每個人卻依然覺得是一場意外。說走就走,或許是一種約定,不說再見,突然消失,沒有什麼是永遠不變的,無論你是虛擬世界推崇的皇后,還是真實世界沉默的凡人。我們正在經歷一個變動的時代,無常就是日常。你們只要明白了,我就一直都在。」
陳光輝在這段話中道出他期許所珍愛的家人能夠覺察與接納死亡的必然性,也讓我們了解到當死亡不再只是一種恐懼、哀傷與忌諱,對死亡的覺察也可化為一種永恆的陪伴與祝福。當代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認為覺察死亡是一種「邊界處境」(boundary situation)」,意即「一種迫使人面對自己在世上存在處境的事件,一種急迫的經驗」,而「其力量足以使人在世上的生活方式產生大規模的轉變」。(注1)
荷蘭公共電視台曾拍攝一部名為《生死之間》(Between Life and Death)的實境節目紀錄片,共有三集,曾於台灣公視頻道的「公視主題之夜」節目中播出。本片導演找來六位年輕人,其中三位為曾有輕生念頭的心理疾病患者,另外三位則因罹患生理疾病而不久於人世,導演安排其倆倆配對見面,相互認識彼此。其中曾因罹患憂鬱症而想自殺的霍珊,雖然僅和罹患胃癌末期的桑德見過一次面,但在面對桑德的病逝後,決心好好治療自己的憂鬱症,並立志成為社工為更多人服務。另一位因長期憂鬱症而曾嘗試尋求安樂死的朵茵,陪伴患有肌肉萎縮症,被醫生告知僅剩不到十年壽命的的沙莉莎,完成她生命最後時光的遺願清單,兩人一同去玩飛行傘,在享受於天空自由翱翔的過程中,也讓朵茵體驗到生命中久違的身心暢快的美好時光。而因酗酒吸毒與罹患身心疾病而輟學的瑞米,則與患有食道癌的艾希克兩人很快成為好友,時常一起聊天、玩賽車,兩人的友誼也激勵瑞米戒毒,重新振作找到工作,更結交到相愛的女友。(注2)
亞隆依據其訪談所治療的精神官能症患者,歸納出死亡覺察促成個人心理轉變的作用機轉,可將其簡要詮釋與整理為以下幾點:
1.獲得自我控制感:藉由克服死亡恐懼獲得強大的自我控制感,而使生活中原先恐懼的事物變得微不足道。
2.了解生命無法拖延:了解到每個人只能擁有當下,也決心活在當下,不再將自己的理想生活無限推遲,並且善用有限的生命為自己創造無限的可能。
3.珍惜擁有的幸福:以更細膩與珍惜的眼光看待自身所擁有的事物,而不再只是引頸關注與渴望自身所缺少或未達成的事物。
4.去除認同:對死亡的覺察可使人重新看待自己以往所認同的價值,進而區分內在核心與外在附屬事物間的價值差異,也更能專注投身於自己真正在意的事物,例如一個人將自我價值的認同從附屬的身體外貌或事業成就,回歸於對其更具有核心價值的親密關係與靈性自我。(同注1)
藉由覺察死亡一如生命般如影隨形,讓我們體會到生死無常流轉的本質,也更能貼近自己那不斷歷經生死的存在與變化的歷程,從而成為我們真實的自己。我們也因體會到當下如其所是的存在,更有底氣與勇氣地邁向未知的變化與未來。
我和我的生命在一起,也和我的死亡在一起。
因為此時每一個當下的生,也將成為彼時每一個當下的死。
生死無常的流轉,也是日常一切存在的本質。
參考資料注釋
1. 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著,易之新譯,《存在心理治療》上冊,台北:張老師文化,2003年,頁229-235。
2.公共電視紀錄片平台網站https://viewpoint.pts.org.tw/ptsdoc_video/%E7%94%9F%E6%AD%BB%E4%B9%8B%E9%96%93-ep3/